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有故障,找小马!”

来源:百度新闻     时间:2023-08-22 17:00:33

原创 前线编辑部 人民前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 | 林玉锋、林靖、李果霖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

第73集团军某旅

一场红蓝实兵对抗演习正酣

全营战车编队机动

行驶在丛林间“羊肠小道”时

电台里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声音

“报告,7车发生故障!”

话音刚落

一辆装甲抢救车从不远处急速驶来

“挂不上档?检查不出来?”

得知原因后

只见一名皮肤黝黑、身材精瘦的军士

钻进传动室开始诊断“病因”

“就是这里!”

只见他“两眼放光”

从工具箱里拿出长条形状圆销

朝最底部缺口“补”了上去

前后不到十分钟

战车再度轰鸣加入战斗

“档位底部插销脱落,平时多注意检查。”

他向该车组人员再三叮嘱后

急匆匆赶往下一个地点

望向始终奔赴在“一线”抢修抢救的他

官兵们不由地赞叹道

“马技师,真牛!”

人物简介

马常强,山东菏泽人,2012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二级上士,入伍以来,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代理排长,现为第73集团军某合成旅装甲坦克技师,先后被评为优秀学员、优秀士官、“四有”优秀士兵,多次受到上级嘉奖。

“小马,车辆启动有些困难!”

“小马,帮我看下电路图对不对!”

“小马,变速箱怎么检查?”

“小马……”

提起马常强

全营官兵都会为其竖起大拇指

技术精湛、工作踏实

作为全营唯一一个装甲坦克技师

马常强的工作也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

忙!

“有故障,找小马!”

望向全营官兵信任的眼光

他无比自豪

从“菜鸟”到“大拿”

十一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

如同“放电影”般从脑海回放

......

01

天赋+努力造就尖子

上学期间的马常强

对枪械部件就很痴迷

当同龄人讨论着游戏带来的乐趣时

他总喜欢买些军械类杂志反复研究

入伍后

第一次摸枪的马常强显得格外激动

每逢车炮场日

他总是第一个将各类枪械拆开研究

因表现优异和组织推荐

刚迈入上等兵的他

被送往原南京军区军械技工训练大队学习

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

马常强格外珍惜

在步兵武器修理方面深入钻研

成为了当时年龄最小、兵龄最短的学员

经不懈努力

结业时被评为“优秀学员”

被教练员称之为

“最有天赋的选手”

02

“杀”出重围,成为“明星”

2015年

刚转改为士官的马常强

迎来了自己军旅生涯的首次高光时刻

团组织各类专业考核比武

马常强果断报名参加

面对众多“高手”

马常强从容应对

不断调整心态

厚积薄发

“第一!还是第一!”

在官兵们的惊呼声中

马常强在步枪、手枪分解结合专业比武当中

以绝对优势获得“双百”满分

成为了当时

兵龄最短、速度最快、标准最高

的参赛选手

因表现优异

马常强当场被记团嘉奖一次

年底被评为“优秀士官”

03

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

2017年

改革调整后

马常强被任命为装备抢救班副班长

面对新装备、新人员、新环境

“一切从零开始”

没有师傅,自己就是师傅

翻阅教材、反复钻研、联系厂家

……

不久后

集团军组织装备抢救专业集训

“让我来!”

时间短、任务紧

仅有一个月的集训时间

马常强的努力却人尽皆知

“很拼!非常拼!”

集训队队长对这名年轻的小伙子

印象格外深刻

上千道理论题库熟记于心

将难点杂点整理成笔记

训练间隙主动实操加深记忆

面对四大考核内容

他反复练、练反复

年轻的面孔

手上却布满了厚厚的老茧

集训结束考核

以抽考形式展开

其中

“吊臂操作”

将盛满水的水桶模拟发动机吊装

在规定时间内放置指定地点

超出时间和水溢出则被视为不及格

……

公布细则后

不少人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但这对马常强来说

却胸有成竹

“考核吊的是水桶,

他平日训练吊的却是矿泉水……”

熟悉马常强的人都知道

他总是将自己的训练内容一次次加压

而正是这种自我加压的精神

最终让马常强“技压群雄”

取得理论和实操双满分的优异成绩

综合排名获得第一名

记旅嘉奖一次

年底被评为优秀士官

2019年

马常强被任命为装甲坦克技师

也是全营唯一一个该专业的技师

马常强始终俯下身子

在抢救抢修的最“前沿”

将全部心血融入到每台战车里

让其焕发活力

马技师,真牛!

更多推荐

原标题:《“有故障,找小马!”》

相关文章